针灸救治危急某些病症,真可谓“针到痛止,立竿见影”,不得不感叹,祖国医学博大精深,令人叹服。今天继续介绍一些急救的常用穴位。给需要的朋友学习、参考。
6.晕厥、昏迷急救穴位——人中穴 “起死回生”第一要穴——人中穴。定位取法:关于人中穴的定位,原来定在鼻下人中沟上1/3与下2/3的交点,也就是接近鼻中隔的位置。现在新的定位标准为人中沟正中点,因为人中,定在人中沟的正中间,这样更加符合实际,而且更方便、易找。 人中穴属督脉,与任脉交会于口鼻之间,有交通阴阳、醒神开窍、清热熄风等急救功效,是人体第一急救要穴。主治各种神经、精神失常的病症,如昏迷、晕厥、癫狂、痫证、新生儿窒息、惊风、牙关紧闭、中暑、角弓反张、癔病等。以针刺泻法为主,紧急时也可以直接用拇指指甲重力掐按,往往都能救危急于顷刻。图片
7.头痛、眩晕关键穴位——风池穴
风指风邪;池本意为蓄水之处,此处喻为风邪聚集之处。风寒或风热之邪容易从此处侵犯人体,刺激本穴也可以由此将风寒或风热之邪驱出体外。风池穴在后枕部两侧下方入后发际 1 寸的凹陷中,有一个简单的取穴方法:将一只手的大拇指和中指分别放在后枕部的两侧,然后将手轻轻地往下滑动,滑到后发际上 1 寸处时,你会感觉到手下两边分别有一个凹陷,同时感觉拇指和中指有被堵住、滑不下去了的感觉,这个地方就是风池穴。 刺激风池穴对头目五官病症都有很好的镇痛、醒脑、清利头目作用,可以让人眼睛一亮。风池穴治疗头痛如何操作呢?最好是用大拇指和中指对捏两侧的风池,然后用拿、揉和捏的方法来刺激它;或者将双手交叉放在头顶偏后枕部,大拇指分别按揉两侧风池;也可以用手指端敲打风池,将拇指外的四个手指头并拢、弯曲成爪形,然后四指同时叩打风池,一般每次按揉、叩击 100 下左右,每日 2 次。图片
8.哮喘急性发作特效穴——孔最穴治疗急性哮喘发作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孔最穴。因为哮喘是一个具有急性发作特点的疾病,而孔最穴是肺经上专门治疗呼吸道急性发作性病症的一个要穴,所以说哮喘急性发作的时候,我们一定要先取用这个穴位。那么,孔最穴在哪里呢?它就在我们的前臂掌面,腕横纹上 7 寸处。针灸学规定腕横纹到肘关节是 12 寸,所以我们先找到腕横纹至肘关节连线的中点(腕横纹上 6 寸),然后再用我们的大拇指往上量出 1 横指的距离就是孔最穴了。
孔最穴既然是专门用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一个穴位,那么,我们最好用指压法和皮肤针叩刺法来刺激它。按压一定要有力度,要让患者有较强的酸胀甚至疼痛的感觉。我们老百姓不会扎针,但是可以用按摩棒敲打孔最穴,可以每天敲的100-200 下。
图片
9.胸闷心慌首选——内关穴 针灸经典口诀“公孙内关胃心胸”。内关穴可以说是治疗胸心胃疾病的第一要穴。那么,内关穴在哪里呢?内关穴在掌面腕横纹中点直上 2 寸、两筋之间。取穴时,我们把手握紧,掌面腕横纹上方就会出现两条突起的肌腱(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),内关穴就在这两筋之间;用自己的大拇指从腕横纹往上量出 2 横指宽即可定位。 我们可以用拇指顺着两筋之间上下反复按揉内关穴,会有酸痛的感觉,有时候患者会感觉酸痛顺着经脉一直传到胸部。有时候,胃痛、恶心、晕车等都可以按揉内关穴效果奇好。图片
10.腰扭伤首选——委中+后溪穴腰部扭伤的时候腰部不能弯曲,也不敢转动,甚至一点也不能动。 委中穴是中医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穴位,是治疗腰背痛,腰腿疼的经典穴位。委中穴在针灸学上被列为治疗腰背疼痛的最重要的远端穴,因为膀胱经在背部左右各有两条,一共是 4 条,它们经过背部、腰部、臀部、大腿,然后都汇聚在委中穴这里,所以一刺激这个地方,就可以起到“一穴通数经”的作用。把委中穴列为治疗腰背疼痛最好的腧穴是最恰当不过了,故有“腰背委中求”的歌诀。
对委中穴的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:第一种是指压、按揉法,可以用大拇指或中指点压、按揉委中穴,要求一边按揉穴位一边活动腰部。还有一个非常常用的腰扭伤穴位,那就是后溪穴。后溪穴虽然不属于督脉,但它通过交大椎穴与督脉相通,从古至今一直是治疗督脉所通脊柱病的要穴。尤其对急性腰扭伤和腰椎间盘病变疗效独特。图片
图片
【上篇内容1-5:心绞痛、胃痛、高热39℃、咽喉肿痛、痛经等穴位】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平台,网络平台配资,网络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